获将腹背受敌,南中危矣。
蜀军的营地内,赵云坐在帅帐中,目光如炬地审视着面前的地图。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案桌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。
“将军,孟优并未出城迎战。”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跑进帐内,向赵云汇报道。
赵云微微颔首,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。“孟优果然不是省油的灯,看来我们得另谋良策了。”
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,手指缓缓移动,最终停在了南昌城的西南方向。那里是一片密林,地势险要,正适合偷袭。
“传令下去,今夜派出五千精锐部队,悄无声息地绕到南昌城西南的密林中埋伏。明日拂晓,待大军发动总攻,将守军吸引到其他三面城墙上时,再发起攻击。”赵云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。
夜幕降临,南昌城内灯火通明,士兵们严阵以待,百姓们也在文官的组织下,忙碌着制作守城器械。孟优站在城墙上,望着夜空中的星辰,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够守住这座城池。
而在城外的密林中,蜀军的精锐部队已经悄然埋伏好,等待着赵云的命令。一场关乎南昌命运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。
第二天拂晓,天刚蒙蒙亮,在人最困顿的时候,蜀军的战鼓声便震天响起。赵云身披铁甲,手持长枪,率领着大军向南昌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。
南昌城内的守军立刻反应过来,士兵们纷纷登上城墙,准备迎敌。孟优紧握着手中的剑柄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他知道,这一刻,他已经没有退路,唯有死守,方能保全家园。
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,蜀军屡次试图攻破城墙,但都被南昌城的守军顽强抵挡住。夕阳西下,战场上满是疲惫的身影,南昌城依然屹立不倒。
然而,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,南昌城的西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。原来,赵云派出的精锐部队埋伏在西南处,但一直未等到守军调走,见毫无破绽,不得已发起了突袭。
孟优听到喊杀声,脸色骤变,他立刻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急。他转身对身后的副将说道:“调机动部队上去,务必挡住敌人的进攻!”
副将领命而去,孟优则继续指挥着城墙上的守军,坚守阵地。他知道,此刻的南昌城已经岌岌可危,但他仍然不愿放弃任何一丝希望。
夜色再次降临,南昌城内的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紧张的面孔。孟优站在城墙上,望着远方的敌军,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够坚持到最后。而在城外,赵云的眼中也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他知道,只要再接再厉,南昌城必将破落。
便在这夜幕降临时,城外传来了“呜呜”之声,蜀军鸣金收兵了。
见到这一幕,守城的士兵和青壮都松了一口气。
“将军,我们的援军何时能到?”一名文官忧心忡忡地问道。
孟优喘息片刻,故作轻松道:“我已经派人向首领求援,援军三日便可到来。现在,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城池,等待援军的到来。”
文官点头,立刻去传达命令。孟优再次回到城墙上,他看着手下忙碌的士兵,心中暗自祈祷,希望南昌能够坚持住,等待援军的到来。
“来人,传令下去,让副将过来见我。”孟优犹豫再三,觉得不能坐以待毙。
“大人,您找我?”副将抱拳行礼。
“某家有一事交代给你,你且附耳。”孟优将自己的计策告知副将。
“大人英明。”副将闻言大喜,似乎是找到了希望。
“去吧!”孟优却无多少喜色。
第三日,孟优是被蜀军的进攻号角吵醒的,听到动静,匆忙提刀上到城墙上。
待孟优见到蜀军浩浩荡荡的摆开阵势,便有县尉上来汇报,“大人,昨天鏖战一天,我军死伤二千士卒,五千青壮,兄弟们有些…”
“不要吞吞吐吐,有话就说。”孟优有些不耐。
“兄弟们有些担心守不住。”
“哈哈哈,怕啥,援军已到,蜀军拿不下我们。”孟优说着,指着西南城外,只见有五千兵马由远及近,向南昌而来。
这群兵马边走边高呼:“奉蛮王令,前来支援南昌,速开城门。”
孟优忙下令,“开城门,弓箭手注意接应。”
待得援军入城,守城将士心中大定。
待援军上到城墙,守军人数大增,却是无人注意部分士卒站在城墙上一动不动。
而赵云得探子来报,蛮王援军到了,顿时大惊。
“蛮王援军到了?”赵云眉头一皱,心中却起了疑云。他知孟优可能不谙兵法,但若是轻易便将援军引入城中,未免过于轻率。
他立即命令道:“派出斥候,密切观察南昌城的动静,我要知道这些所谓的援军究竟是何来历。”
不多时,斥候回报:“将军,那些援军入城之后,并未发生骚乱,只是小人看到城头上虽然兵士大增,但有些士卒站在城墙上一动不动,似乎并非真正的人。”
赵云闻言,嘴角
第58章 鏖战南昌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